六月黄,令张家港人魂牵梦萦的那一口
“忙归忙,勿忘六月黄”
每年这个时候,张家港人就算再忙
都不会忘了买“六月黄”
黄满膏肥、肉质鲜嫩,
用张家港话来讲:鲜得来眉毛掉下来哉!
当然,很多新张家港人会问:
“什么是六月黄?”
最直观解释是
大闸蟹的青少年阶段~
大闸蟹一生有10多次蜕壳,
每次蜕壳代表着一次成长。
六月黄是大闸蟹只差最后一次蜕壳的童子蟹,
等七、八月褪壳后,就能长成壮硕的大闸蟹。
还有人会问:
“明明是7月,为什么是“六月黄”?”
这里“六月”指农历6月,公历7-8月份。
每年这个时候,“六月黄”纷纷开捕↓
阳澄湖的六月黄,前天第一批已经开捕啦↓
按目前阳澄湖大闸蟹的长势,
张家港人可品尝新鲜“六月黄”,直到8月底啦↓
前段日子,一直都是雨雨雨......
还好对“六月黄”的成长没有造成多少影响。
当地蟹农告诉小鱼,“平均每笼能出蟹16斤左右”↓
蟹农还告诉小鱼,
这个时候的蟹平均在1至2两,
个头都差不多,别看个头不大,肉质却相当丰满↓
说到肉质丰满,
很多吃货一定都垂涎欲滴啦~
那么——
“到底吃公蟹还是母蟹?”
主要吃公蟹,壳薄肉嫩黄多。
母蟹这时还没有膏,公蟹却已长出了半流动的黄膏~
所以不要以为“六月黄”没有真材实料,
膏脂已经颜色金黄、饱满鲜嫩了~
关于怎么吃,
小编昨天已在微博上互动,
问了大家都是怎么个吃法?
“张家港怎么吃六月黄?”
很多张家港人已经在评论区回复了小鱼——
答案显而易见~
张家港人最爱吃的一个做法。是面拖蟹,
先来看看面拖蟹怎么制作?
“面拖蟹”
面拖蟹,以蛋面糊裹住蟹黄下锅油炸,再回锅炒香勾芡才能入味,裹在蟹壳上的面糊,能留住六月黄蟹膏的精华,食后别有一番滋味!
第一步清洗螃蟹,用刷子进行深度清理,去掉蟹脐然后从中间对切螃蟹。
第二步做面糊,可以适当的在面糊中打入一到两个鸡蛋,这样口感更好!
第三步是决定面拖蟹成败品相的关键哦。首先将对切的半面均匀裹上面糊。
第四步把裹面糊的一端放入油锅,这样可以锁住蟹膛内的膏和水分,以免鲜味流失。
第五步也可以顺便倒入一点毛豆也是不错的。
第六步淋多余的蛋糊勾芡收汁。一道金黄的面拖蟹,是不是看的口水都要掉下来了。
除此之外,
“六月黄”还可清蒸、小炒、炒年糕、煮粥、滚汤等...
“清蒸六月黄”
清蒸六月黄更为简单易学,将大闸蟹洗净入锅蒸熟,蘸上调好的姜醋汁,轻轻咬开酥脆脆的金黄色表皮,就能从嘴唇、舌面和牙齿各处感受到六月黄的鲜汁嫩肉。
“醉蟹”
汪曾祺老先生曾称醉蟹为“天下第一美味”,近年来醉蟹再次兴起,选取小个头的六月黄取出内脏洗净,加入盐、生姜、蒜瓣,再用高粱酒加以浸泡,再加入些许生抽酱油,加盖密封后5-7天,开坛后蟹壳青中泛黄,微甜,有浓郁酒香。
“一锅鲜”
7月开始,黄鳝也进入了最佳食用季节了,近年来,有人发明了一种“鲜煞人”的做法,把六月黄、野生小鲫鱼、黄鳝一起做成汤,搭配着吃可是很豪华的吃法~这道一锅鲜融合了三种不同的鲜味,能不鲜吗?
““六月黄”炒年糕”
“六月黄”炒年糕也是很多人喜爱的一道菜,这道菜里的年糕是亮点,经常是螃蟹没吃完,年糕先被吃完了~
“姜葱炒六月黄”
“六月黄”的壳非常薄,就是连壳吃,随便嚼一嚼,谁都知道,那萦绕口腔的鲜味是何等的醉人,在夏天可是相当开胃的。
尝鲜时,可别忘了:
这几个部位不能吃↓↓↓
说了这么多吃法,那——
“如何挑选“六月黄”?”
1.六月黄一般脚毛都还没长全,尤其是蟹钳位置的毛更是带点褐黄色,软软的。如果蟹脚毛黑而硬,那可能是隔年的小蟹。
2.黄壳软、蟹爪尖实,捏下去会带有弹性。好的“六月黄”腹壳会凸起,凹下去的证明肉不多。
3.“六月黄”要看其蟹身和蟹肚。蟹身较胀的表示肉较多,蟹肚透着黄色的表示蟹膏多,是较佳的“六月黄”。
总之,挑“六月黄”,记住五要素!
青贝、白肚、黄毛、金爪,凶悍活力度!
挑“六月黄”真是一件很讲究的事~
但小编最近被朋友圈疯转的《螃蟹别注水打“兴奋剂”?》惊到了!
小编担心和本地“六月黄”有关系!
““六月黄”被打兴奋剂?”
真有此事?
为此,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实验
↓↓↓
实验用的螃蟹都是十分鲜活的!
注水后,螃蟹的重量确实有了变化
但是,注水后的螃蟹口吐白沫
10分钟左右已经彻底死亡…
注水后的螃蟹吐黄沫,很快就死亡了!!
所以,给螃蟹注入所谓的“兴奋剂”
不仅不能提高螃蟹的活动能力
而且还会加速螃蟹的死亡
这些言论统统被证明都是赤裸裸的谣言,都是假的!
所以,请小伙伴放心!
“六月黄”,可以安心吃起来了~
您家的餐桌,什么时候上“六月黄”?
-END-
▍整理编辑:互动港城旗下品牌——张家港美食地图
张家港·美食地图
新店搜罗·美食探店·五折优惠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tw/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