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水,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张

白癜风专科 http://www.znlvye.com/m/

「本文来源:扬眼」

深秋的季节,走进锦丰镇,一座座黛瓦白墙的农家小院点缀在茂密的绿荫当中,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水泥路通向村里村外,一颗颗果实都沉甸甸的,等待人们的摘取。庭院、路边的桂花香飘十里,好一幅宜居自在的乡村图景。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刻,美丽乡村就在张家港锦丰镇老百姓的身边,他们正生活在舒适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中。

而这与张家港锦丰镇人大代表的努力息息相关,他们深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以人大作为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听民生所盼,为民办实事、留乡愁,彰显乡村本色。

提升民生幸福,致力扮靓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耕余村内的景色

初秋碧空下,漫步冶金园张家港锦丰镇耕余村,耳畔是虫鸣阵阵,眼前是稻浪滚滚。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粉刷一新的村居院落里,石榴树已挂满“红灯笼”,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喜悦和安居的幸福满足。

耕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人大代表孙晓平为进一步督促相关部门抓紧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有力切实履职,他用脚步丈量村里的每一个角落。

孙晓平带领志愿者与村民探讨院子改造方案

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在院里、村上各种忙碌,开展农村户厕改造行动、推动河道整治提档升级、全面美化田容田貌,打造美丽村庄示范点位……

看着村里美丽又朝气的模样,在孙晓平的倡议下,耕余村将在今年参与年度“苏州市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的评比。“我也相信在我们整个村的共同努力下,会取得一个令大家满意的成绩。”

今年以来,耕余村本着“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衷,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美颜”行动,以“党员干部带头干、村民群众跟着干”的冲劲,用一时的“整”,倡导村民长期的“治”,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一处美”到“一片美”、从“一时美”迈向“持续美”,奋力绘就乡村振兴的生态宜居底色。

接下来,孙晓平表示耕余村会继续前行,致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我们将用‘绣花功夫’,撬动全村村庄环境‘形象’和乡风文明‘筋骨’,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乡村环境中,努力实现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

留住浓浓的乡愁,村史馆成村民“精神家园”

随着锦丰镇常家村新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常家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的石子路炊烟人家变成了景观马路高楼建筑,常家村的乡村印记正在逐渐模糊。

常家村党委副书记、人大代表张剑平无意中听到村里的老人感慨“变化的太快”,深入村里让他迫切地认识到,年轻人逐渐失去归属感,少了儿时的回忆,缺了对家的浓浓情感。“如果不做些什么,年轻人对生他养他的村会越来越淡漠。”

张剑平正向村里的孩子们介绍村史物件

为了留住常家村乡村印记,唤起“乡愁情怀”,常家村人大代表张剑平创新推进常家村史馆建设。“要把我们常家村的故事留下来,画面留下来,把村里历史印刻在每位村民的心中。”

张剑平在会议上征集村史馆成立的意见

在他的建议下,常家村两委班子从零开始,建立了“档案工作创新突破行动支部”,开设了“常家往事”口述历史专班,选择与口述主题贴合度高、口述能力好的村民参与到“常家往事”口述历史中来。坚持采访者与口述者以老沙话进行交流,在追述历史的同时注重方言传承。现“常家往事”已完成了17篇口述历史的录制、收集,录制视频在村史馆进行循环播放,丰富了村史馆的表现形式。

同时,为了使常家村史馆更贴近村民生活,全村动员广泛铺开,开展老物件老照片征集。

张剑平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解村史人物及地点

看着村史馆的开馆,张剑平十分欣慰。“希望这一座村史馆,能让我们未来村里的孩子在走出去的时候,可以骄傲的说得出家乡的风土人情,说得出家乡的那些历史故事。”

解决民愿民盼,这个村农房发证全部完成!

西界港村村民正在签字领取房产证

“今天太开心了,终于领到了不动产权证,我以后住得更安心了。”张家港市锦丰镇西界港村村民郭建芳等这个证书已经20多年了。这对于西界村的村民来说,一本红色的不动产权证可是一颗定心丸。

郭建芳家的房子建于年,当时只办了土地证,她回忆到,“年村里组织办理房产证时,由于我在外地,错过了办证时机,后来一直想要补办房产证,但因为流程复杂一直拖到了现在。”

原张家港锦丰镇西界港村主任、人大代表杜建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认为农房发证工作十分迫切。虽然他已值退休年龄,但是他仍然不舍这片一直为之奋斗的土地,想要继续为西界港村发挥余热。为尽快完成民愿民盼,他主动与村委对接,倡议要积极推动农房发证的工作。

在他的倡议和推动下,今年在村委会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锦丰自然资源所紧密配合下,采用网格员与村干部分片包干、“白+黑”“5+2”模式,做好组织发动、办证辅导等工作;组织党员深入村组,上门为村民提供办证服务,跑出了办证加速度。村委多次联合锦丰镇自然资源所开展“农房办证送下乡”春风行动,并在村委设置下乡服务岗,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换证,避免了来回跑的麻烦。

左二杜建林向村民解答换发房证的问题

换证流程看似简单,需要打通西界港村户村民,任务也是比较艰巨的。遇到一些年纪大的村民,需要投入的时间也就更多,“很多年纪大一点的村民们在遇到换证问题的时候,会有不解的地方,他们会来找我,我为他们一一解答。”

截至9月,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西界港村需要换发不动产权证的村民全部领到了证书,成为张家港市第一个完成农房发证工作的行政村。

构建美丽乡村新格局,张家港锦丰镇的人大代表们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将百姓的需求落到实处,解决民盼民愿。让村里的每位老百姓过上向往的美好生活,他们在宜居的村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住的舒心与放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黄玉琴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qs/16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