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部六省农商行,监管处罚知多少

年1月7日,金融野叔在百家号发布了《:中部六省农商行,监管处罚知多少?》一文,对去年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6个区域的农商银行系统受到银保监部门行政处罚的情况进行了梳理。那么,在资产规模更大、上市机构更多的东部地区农商银行系统中,年度相关监管处罚情况又如何呢?

为了更具可比性,本文选择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包括监管单列的青岛与深圳)6个省份的农商银行系统为样本,以至年1月10日官方网站正式披露的《处罚信息公开表》为依据,进行比较分析(因为可能存在年相关处罚目前尚未公布的原因,所以相关数据可能为不完全统计)。

附图一

一、受罚机构与人员分析

第一,各区域罚单数量情况。年,上述东部6省监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农商银行系统开出行政处罚(公开表)共计张;其中,河北25张,山东55张(其中青岛2张),江苏91张,浙江24张,福建22张,广东34张(其中深圳1张)。

从罚单数量看,上述东部6省农商银行的明显少于中部六省的张。不过,罚单数量并不能很好反映处罚面的大小,因为有的省是机构和个人处罚列于同一张罚单,有的是机构与个人分开,且一人开一张罚单。当然,有的机构罚单数量明显较多,肯定也是违规现象不少;例如广州农商银行年度至少已有15张,其中机构7张(包括相关支行)。

第二,涉及机构与人员情况。从机构数量看。目前不完全统计的东部6省张罚单,分别涉及家农商银行法人机构(包括农信联社,下同);其中,河北10家,山东23家,江苏27家,浙江20家,福建10家,广东16家;而且机构中有18家收到2张以上(不含个人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农商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张家港农商银行、紫金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瑞丰农商银行和广州农商银行7家在A股或者H股上市的机构,年均收到了监管罚单。

从机构占比看,受处罚机构数量与本省(含省联社在内)的全部法人机构数量相比,东部六省农信加权平均值为19.17%;有趣的是中部六省农信加权平均值为20.56%,二者非常接近,意味着基本上去年这12个省份平均是每五家农信法人机构就有一家受到处罚(可能年度现场检查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

其中,河北农信为6.8%,山东为20.5%,江苏为45.0%,浙江为24.1%,福建为14.7%,广东为19.3%(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无论从绝对数量看,还是从相对比例看,江苏农信受处罚机构面更大。

从涉及人员看。张罚单涉及上述家机构的名人员(主要为高管和中层管理人员,个别员工一般为直接当事人)。具体区域分布为,河北23人,山东31人,江苏54人,浙江  17人,福建20人,广东61人。而同期中部六省受罚从业人员至少有人。

附图二

二、处罚金融与档次分析

第一,从整体处罚金额看。年上述家机构和名人员罚没金额合计.56万元(其中没收违法所得2笔、合计金额6.56万元)。从分类看,机构罚款.56万元,个人罚款万元,数额明显比中部六省更多(同期后者机构与个人分别为.44万元和万元)。

从区域看,最少的是河北农信系统万元,罚没金额最多的是浙江农信系统.19万元。从罚没金额与年末各省农信总资产比例看,6省农信系统的加权平均值为5.29%;而中部六省农信的加权平均值为8.17%,从上述规模与处罚金额的综合视角看,上述东部农信机构的合规经营水平可能好于中部地区的。东部六省农信中比值最小的是河北农信2.12%,比值最大的是福建农信15.36%(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东部家受罚机构中,单张罚单所处罚金额最大的是浙江柯城农商银行万元。浙江监管部门的处罚力度较大,不仅体现在单张金额,还有前文中提及的合计金额,以及百万元以上单张数量,合计有8张,分别涉及瑞安、乐清、瓯海、柯城、临安、仙居、兰溪和庆元8家农商银行。也许正是严格的监管,才造就了浙江农信在全国农信系统中最好的资产质量。

附图三

第三,从人员处罚档次看。从金额看,上述受罚银行从业人员名,单张处罚金额最大的是20万元。从其他行政处罚档次看,警告(含并处罚款部分)人,占比74.3%,相对最多;有时限禁止从业的19人,单处罚款的17人,终身禁止银行从业的14人(同期中部六省农信系统的这类个人最重行政处罚至少33人)。

附图四

三、处罚事实涉及领域分析

第一、公司治理领域。主要包括未按程序审批重大关联交易、股权质押不合规、入股资金来源审核不到位、擅自变更实收资本、重大投资未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等。此类违规事项约20项,占比8.37%;数值相对少于中部六省农信同类19.0%的占比。

第二、信贷管理领域。在罚单中列举的各类违规事实合计约项(含重复项),其中主要表现在信贷业务的项,占比65.27%,反映出东部六省农信受处罚最主要的原因在这一领域(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

集中表现首先是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原则,“三查”不到位,特别是贷后管理不到位,各种贷款违规流向房股、股市的较多(可能与东部投资环境、投资意识相关)。然后才是贷款集中度超标、贷款调查不到位形成信用风险、贷款质量反映不真实、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业务等其他表现。

附图五

第三,内控案防领域。主要表现是案防及员工行为管理不尽职发生了各类案件,还有违规查询并泄露客户信息、人员超时限未进行轮岗、员工经商办企业、员工与客户有大额资金往来,以及其他内控、安防方面的问题。此类违规事实24项,占比10.04%。

第四,信息报告领域。主要表现为未按规定披露重大事项、未按规定提供报表和报告、错报监管统计数据、迟报案件信息等。此类事项11项,占比4.6%。

第五,其他业务领域。一是存款理财业务方面,有的违规吸收存款,有的存款绩效考核体系不符合监管规定,有的柜面销售理财未进行“双录”;二是财务方面,有的违规向小微企业转嫁保险成本,有的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三是资金业务方面,有的违规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有的同业票据业务未实行名单制管理。上述合计28项,占比11.72%。

附图六

野叔的结语

从中部六省农信和东部六省农信年度的处罚情况看,处罚的机构多、金额多可以反映监管更加严格、更有力度,但也许并不能直接反映农信系统法人机构的合规经营水平;相反,在监管更严的区域,相关农商银行的实际市场竞争能力、合规经营能力可能都更高。

当然,监管处罚集中的业务领域各类违规现象,可以成为受罚机构自己今后经营的一面镜子,也可以成为其他机构的一面镜子;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总是有益于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tw/16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