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张家港科技镇长团巧搭校地合作连接桥
白癜风能治疗好吗 http://m.39.net/news/a_5651461.html光明日报记者苏雁光明日报通讯员陈彦炽日前,江苏省张家港市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共同发布校地合作赋能人才招引十条举措,持续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关系。十条举措包含了进一步深化校地双聘工作机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每年选聘20名以上科技人才,服务地方企业转型升级,为新时代“科技特派员”作出生动注解。江苏省选派科技镇长团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一次有益探索。年10月,15名来自省内高校的教授、博士,组成首个科技镇长团奔赴常熟,团长任副市长,其余14人任乡镇或开发区党政副职。年,张家港作为第二批科技镇长团的8个试点区县之一,张家港市科技镇长团工作也由此拉开序幕。十五年来,名科技镇长团成员在张家港接续奋斗,推荐各类人才超过名,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项。创新创业,做好招才引智“生力军”人才集聚带动县(市)创新已成为共识,如何招才引才,构筑活跃的“人才生态”?张家港的科技镇长团成员们有着属于他们的优势和方式。六届苏州·张家港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七届“校园日”活动……一系列引才活动的背后,科技镇长团全体成员充分发挥自身高校联系广、信息资源多、人际关系熟等优势,聚焦张家港产业优势,有针对性地走进高校院所,通过推介会、招聘会、青年创业就业分享会、专项校园活动等方式,牵线一批科技人才类项目和优秀青年学子。张家港科技镇长团落实人才引领战略,助力地方精准延揽人才,促成了大批高层次人才、科技型企业向港城集聚,累计引进培育各类人才名。更有余建波、胡增荣等成员,受港城双创环境吸引,选择在张家港创业。辨产业链节点,析市场化前景。科技镇长团立身“以人才看人才”的专有视角,通过调研分析,为企业技术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出谋划策。“一肩挑两担”,推动校地合作项目建设在前不久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现场赛上,张家港第十五批科技镇长团团员杨福与江苏恒盛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为其解决副产甘油废料纯化精制工艺,在本届中国创新挑战赛中荣获最佳解决工艺方案奖。科技镇长团“一肩挑两担”,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地方,积极推动校地合作项目建设,在地方与高校院所之间架起融合互动的桥梁。在团员们的努力推动下,港城一大批企业奔赴江苏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华中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所在张家港市举办国内外合作对接会,位国内外专家深入企业服务对接,举办科技培训及专题辅导余场次,协助建设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帮助余家企业申报研究生工作站和工程技术中心,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科技镇长团团员一批批更新,而创新创业的资源、平台、载体却留在了张家港,他们的牵挂也留在了张家港。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谢方伟自担任科技镇长团成员后,连续7年为张家港导入科技人才项目。近年来,科技镇长团立足张家港地方板块的特色产业,推动苏州大学张家港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大化所张家港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大批重大科技载体顺利落地,点亮港城创新发展的科技之光。扎根一线,争做乡村振兴“特派员”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年轻人、知识分子,也要双向流动。“在需求排摸中做有心人,在技术创新中做知心人,在转型升级中做暖心人”。来自常熟理工学院,科技镇长团“三届元老”孙云龙在交流座谈会中这样分享自己的心得。三年来,在他的引荐下,回文生物、苏克生物等农业科技公司相继落地。截至目前,孙云龙累计牵线促成各类校企合作协议和产学研技术合同26项,合同金额超千万元。“我将努力当好‘科技特派员’,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力量。”孙云龙说。为解决科技服务过程中企业需求排摸难、信息不对称以及对接成效差等难题,今年,张家港科技镇长团联合科技公司开发了“云上镇长团”企业
上一篇文章: 长城汽车的30岁愿望用30年的积淀,搏一 下一篇文章: 平安招行上半年人均超30万大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fz/16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