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改百日,九成患者支持,三大疑问得到
4月8日零时,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正式实施。全市多家医疗机构参与医改。
至今,医改实施已过百日,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地体验过医改带来地就医新变化。
那么,新政策下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否得到缓解?大家的就医体验又如何?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期开展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效果民意调查。
此次的调查结果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全市抽选了54医院,医院33家,医院21家,医院、医院、医院医院4类,并采用随机拦截方式,对名18岁以上有本市医保的就诊患者进行了调查。
超九成患者支持医改政策
调查显示,被访患者对总体医改政策支持率为91.7%。从分项政策看,被访患者对“实行药品阳光采购”和“医药分开”的支持率均超过9成;对“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支持率为84.5%。
对于医改效果,8成以上患者认可医改政策能有效推进“分级诊疗”。调查显示,医院做检查的患者比重高于医院10.1个百分点,拿药的患者比重比医院低11.0个百分点。
从个人支出方面看,29.5%和33.5%的被访患者表示医疗费用个人支出下降或者没有变化;28.2%的被访患者认为上升,另有8.8%的被访患者表示说不清。这一结果基本达到医改后就医个人支出费用有升有降的预期。
图片来源:新京报
热点问答
Q:部分被访患者表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后,个人负担上升”?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曾回应,此次医改,设立医事服务费,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诊疗费,医院补偿机制的重大改革。
为了实现补偿机制的平稳转换,在过渡阶段采取了“总量控制、费用平移”的原则测算设定费用标准,因此此项政策实施后医药费用总体上是平稳的。但是,不同病人,由于医疗服务、用药范围不同,其医药费用是有升有降的。
Q:部分患者反映“单次开药减少、跨科开药收紧”?
针对此项问题,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此前曾出台补充规定,如果患者为连续治疗,病情无进展,不需要调整包括药品、剂量、时间在内的治疗方案,专科医生可根据其病情需要,代开其他专科药物。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相关负责人曾介绍:“跨科包括两个层次,跨“大”科和跨“小”科。“大”科不能跨,“小”科酌情跨。也就是说,临床、口腔、公共卫生、中医四大类不能跨科,同样在临床类别分支下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18个分科之间原则上也不能跨科。这是因为医师的执业行为受其执业范围的限制,是依法执业的要求。都在同一执业范围内的“小”科,才可以酌情跨。”
她同时提示,是否可以实现跨科开药,还取决于医生的综合水平和患者的具体病情。“跨科开药的前提是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医生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判断患者病情确实平稳无变化,在能看到对应专科医生的开药记录的条件下,按照之前专科医师的处方,开同样的剂量与剂型。”
Q:部分患者反映“单次开药减少、跨科开药收紧”?
针医院少开药以增加挂号次数的问题,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某些医疗机构原来给患者开一个月的药,但改革后却变成了只给开两周的药,那就有可能存在医疗不足的问题,一经核实会严肃处理。
同时,希望医疗机构在改革前后都按照卫生计生和医保部门的规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用药,不改变正常的开药周期。如果是患者因为医事服务费增加而要求医生多开药,我们会认为这是不合理诉求,会尊重医生的决定。
部分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新京报
编辑:lynn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jj/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