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楼市,谁在主导变味的抢人大战
前言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的经典台词可谓颠扑不破的真理。年开启的“抢人大战”,年变得更加疯狂。
今年尚未结束,全国就有百余城出台了人才政策,超30个城市再次出台新的落户政策,其中不乏天津、深圳、广州这样的一二线明星城市。除了降低落户门槛,大部分城市都将补贴重点放在解决居住问题上,宁波人才安家补贴最高达万元。
这一轮“抢人大战”呈现出新的逻辑:一面是轰轰烈烈的“抢人大战”,一面是门可罗雀的房地产市场,两者碰撞后将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从抢“人才”蜕变为抢“人口”
城市要发展,人是最大的动力源。从一二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抢人大战”近年来在全国各级城市愈演愈烈。随着年各地政策的悄然转向,“人才大战”从“人才”演变为抢“人口”。
年,武汉推出30周岁以内在武汉就业创业、有稳定住所的本科生、专科生可直接落户,并提供人才公寓的政策,拉开了“抢人大战”的序幕。成都、西安、杭州、南京等城市也纷纷出台人才政策,随后北上广深加入混战,特别是针对高端人才的争夺。
一晃两年过去,年武汉市户籍总人口比上年增加30.08万人,即使这样,还是被网友评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公安上街“抢人”的西安成为最大赢家,户籍人口较上年增加73万,成为西北首座、北方第九座人口破千万的城市。天津落户新政出台后,一夜之间有30万人申报查询落户。抢人口号贴到杭州地铁站的成都年也增加了40万人口。
最近,不甘示弱的武汉又出手了!《武汉市积分入户管理办法(年版)》正式公布,最大变化是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累计积分75分以上即可在汉落户。即使没有高学历、没有自有产权房屋,三年积分也可以达到取得武汉市户籍的条件。这一政策为长期在汉就业创业和居住的普通劳动者提供了入户渠道。
不只是武汉,年的“抢人大战”已经步入“百城大战”阶段。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城发布了各种人才政策,与年同期相比上涨超过40%。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入场,落户的门槛也在逐渐放宽。你敢本科学历落户,我就宣布给大专和中专落户;你能当天办结手续,我敢推出足不出户在线落户;你说35岁以下即可落户,我就放宽到40岁以下。杭州此前的落户门槛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和归国留学人才,今年4月杭州提出,全日制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才在杭工作并缴纳社保的可直接落户,落户门槛大大降低。
当一二线城市为人们敞开怀抱,大城市户口这一稀缺资源从少数人所独有,变成大多数人享有,我们是否该感谢:城市照亮了普通人实现梦想的机会?
能否拯救摇摇欲坠的楼市
虽然“抢人大战”的初衷宣称是发展产业,但事实上,户籍与住房紧紧绑在一起,有了户籍就有了购房的资格。热衷于“抢人”的主政者们,不自觉为楼市坚挺找到了支撑。
根据安居客平台的数据,年1-10月,西安、重庆、武汉、成都等新房访问热度远高于一线城市,从同比增速来看,武汉、沈阳、宁波的访问热度均超过20%。国家统计局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来看,1-10月,西安超越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高达.45。
11月份更甚,房地产市场政策调控次数高达72次,刷新了记录,去年同期只有20次。包括佛山、南京、上海、成都、中山等接近10个城市发布的人才政策中,都有与人才购房资格、购房补贴相关的内容。南京为人才购房出台专门文件开辟优先通道,在全国还是首次。相较之前的高层次人才购商品房办法,主要变化在于各类人才均适用。佛山明确,认定为优粤佛山卡A卡、B卡、C卡、T卡的人才,享受佛山市户籍人口购房政策。
至此可以得出结论:人才政策是年楼市政策的最大特点,大部分城市的人才政策与住房政策都有关联,人才政策成为房地产调控的窗口。
再看看楼市的情况。年,销售遇冷、拿地困难、债务违约,被重担压着的房企坦言“活下去”太难。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2月4日,年房企破产数已高达四百多家,平均每天就有1.5家破产。
受损的不仅仅是地产商,土拍市场持续降温,底价成交成为主流,流拍时有发生,地方政府也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11月22日,往年屡屡爆出天价的深圳第二场土拍大戏暗淡落幕,当时共有6宗土地出让,最终成交5宗,1宗流拍,其中两宗地是底价成交。11月26日、27日两天,武汉正常成交的7宗地块中,底价成交的占了6宗。
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房住不炒”的政策禁令,致使各地限购政策左右摇摆。12月12日,继河南开封之后,江苏省张家港市再现楼市调控松绑政策“一日游”。今年以来,佛山、成都、芜湖、呼和浩特、衡阳等十多个城市出现放松限购的“传闻”。
对于城市主政者而言,“抢人大战”可谓是百利无一害。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下,地方政府所能动用的楼市调控政策极其有限,借助招才引才的大旗,既抢救了悬崖边徘徊的楼市,还赢得了爱才惜才的名声。
谁来承受抢人“后遗症”
平心而论,给外地人公平享受城市资源的机会,是值得赞许的。但是,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抢人大战“后遗症”逐渐显现,如何快速提升公共服务配套以满足广大市民不断增长的需求,成为摆在城市间的管理难题。
先说房地产市场。落户获得购房指标、购房打折补贴等“抢人”政策相当于变相松绑房地产限购政策。由于库存不足、新房限价且与周边二手房价格倒挂,一些城市相继出现了数千人乃至万人抢房、买房队伍绵延数里的奇景。3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长11.2%,80%房子被外地购房客购买,天地源万熙天地套房人参与摇号,金地套房2多个人参与摇号,融创套房子多人签到摇号,中签比例接近10:1。
即便是不买房,落户者还面临着学校不足、医院不足、交通设施不足等大城市病。用一句经典台词形容就是:“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得太大,会扯着蛋”。
今年10月,武汉市教育局局长孟晖坦诚,由于开放二孩政策、抢人大战、高速城镇化等原因,武汉市人口增长迅速,目前,学前教育每年新增的学位仍不能完全满足需求,每年需要新增所幼儿园才能满足需求。深圳已经连续两年发布中小学的学位缺口预警,据预测,年深圳学位缺口达7万以上。
因此,“抢人”纵然重要,“留人”更加关键。还是以武汉为例,拥有83所高校、万在校大学生,号称全球最多。有人调侃说,在深圳一桌人吃饭,几乎8个都是在武汉读的大学。这充分说明了武汉人才流失的严重性。
如果想让人才能够在一个地方待下去,除了经济发展的产业竞争力,还要有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说到底,落户人群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床、一间房。一个人落户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家庭的安居。就业安家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结婚生子、老人赡养等,如果这些多元化的需求得不到解决,在落户条件这么低的情况下,费力引来的人才随时可能流向其他城市。
结语
安居乐业是每个城市外来者的梦想,他们只关心衣食住行,不关心政策背后的种种考量。
但是,对于负责任的主政者而言,要精准预估出台政策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要尽可能平衡利害关系,要给人们一个留下的理由,毕竟他们才是这座城市的拥有者。
文字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qs/15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