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扶贫攻坚手牵手rdquo
“善港情深诚心克难扶贫不畏山川远,高峰奋袂协力攻坚济困结缘日月长”——时值“五一”小长假,带上节日祝福,走进沿河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除了满眼的绿意葱茏,尽收眼底的全是“石旮旯”,而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善港村驻高峰村工作队办公室大门上,这副对联却赫然显目,真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
在高峰村,驻扎着一支庞大的帮扶队伍,他们由张家港市善港村涉及基层党建、宣传教育、产业发展、农业技术等专业的15名精英人才组成。显而易见,对联的内容无不彰显出工作队帮扶高峰村“斩穷根”“摘穷帽”的铮铮誓言和信心决心,更展现了“扶贫攻坚手牵手”的大爱情怀。
高峰村位于沿河县城南部中界镇东南方向,距离县城25公里,距离镇政府9公里,位于中界镇、谯家镇和晓景乡的交界处。该村依山而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资源贫乏,最高海拔米,最低海拔米,平均海拔米。全村共有小池、龙门、子弟坝三个村民组;有耕地面积亩,其中田亩,土亩;共有农业人口户人,其中现有贫困人口50户人,贫困发生率为21.2﹪,属国家级一类贫困村,又是贵州省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针对高峰村的民情民困,我们将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产业,推广文化教育、完善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用张家港精神团结带领高峰村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访谈中,一身迷彩服的驻村工作队副总指挥、领队宋海忠言语间透着果敢和坚毅。
自年3月驻村以来,善港村驻村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有关文件精神,精心谋划,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始终坚持“沉下去,贴着帮”的信念,积极开展入村扶贫蹲点帮扶工作,得到了当地干群的信任和支持,为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脱贫攻坚,党建引领是关键。在加强基层党建方面,驻村工作队与高峰村党支部实行支部联建,除坚持召开“三会一课”和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外,该支部还开展“党员承诺”活动,要求每位党员干部作出一点或几点最实际的承诺,并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从自己家庭成员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兑现自己的承诺,再引领带动身边的群众。
驻村工作中,工作队将“智志双扶”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走在村里,文化墙、宣传专栏、标语,所到之处无不充满着浓厚的文化宣传氛围。为了让群众直观、简易地了解和接受党的惠民政策,工作队还配置电影设配,定期或不定期地放映。针对该村30多个留守儿童,工作队在村里开设了补习班,利用每周五和周六晚无偿为学生补课。这一举措赢得了家长的点赞,也感动着村里参与扶贫教育的罗校长,每个周末,他都会如约而至。同时他表示,到时驻村工作队撤走后将接过这根接力棒。
同样,工作队也将乡村治理纳入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驻该村后,工作队利用一周的时间彻底清理该村主要通道,同时发动群众打扫“门前雪”。此外,工作队还添置了4个垃圾箱和7个垃圾桶,并身先士卒、示范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如今的高峰村,道路“宽”了,房屋“亮”了,环境美了。据悉,该村村规民约正在进一步酝酿之中,村民自治将逐步得以实现。
乡村振兴,扶贫共富,核心在产业。如何找到适合当地的产业项目,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是工作队扶贫工作的重点。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咨询专家、共商发展大计后,该村目前已初建高峰村生态农业产业园1个,涉及土地面积58.7亩。同时,发展美国香瓜7亩,红玫糯玉米4亩。产业发展将惠及带动该村贫困户50户人增收。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党的干部是答卷人。当前,善港村驻高峰村扶贫工作队各项工作正有序、稳步推进,他们正将善作善成、善登高峰的“善为文化”与高峰村的脱贫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凝结成“善为高峰”的精神,共同谱写村级结对扶贫的新篇章,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任廷海)
审:何海滨
编:肖玉叶
田茂瑜
热点阅读关于沿河,你知道多少?
我的故乡沿河,你可还在老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jiagangzx.com/zjgzx/12045.html